新聞中心
以吉林大學科研力量助推重慶產業高質量發展

研院動態 | 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赴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交流 共謀吉渝低空經濟發展新篇章
時間:2025-07-17發布:吉大研究院
7月16日,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吉林大學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產業院長溫思博率隊赴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以下簡稱“航遙中心”)開展戰略合作交流,共商吉渝低空經濟發展新路徑。航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秦緒文出席座談會并指導工作開展。雙方圍繞低空資源開發、數字航路網建設、規則規制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吉林省凈發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鐘云鵬作為吉林省國資平臺代表全程參與,與吉林省新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時光、長春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興旺等共同組成政企協同的高規格交流團。
深化合作 共繪低空經濟藍圖
溫思博一行在航遙中心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大廈一層的成果與裝備展示,詳細了解了航遙中心在航空物探、遙感技術等領域的最新成果;觀摩了系統平臺及典型領域應用案例演示,對航遙中心的技術實力和應用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
座談會上,秦緒文致歡迎辭,對交流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航遙中心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儲備和未來規劃。他表示,此次交流不僅是為了推動吉林省低空經濟產業升級,更是要搭建起吉渝兩地協同發展的新橋梁。重慶作為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在低空物流、應急救援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而吉林在通航制造、冰雪旅游等領域特色鮮明。兩地優勢互補,合作空間廣闊。

技術賦能 構建低空數字生態
遙感中心副總工程師、科技處處長葛曉立詳細介紹了中心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其中,構建低空資源實景三維數字底座的方案獲得現場高度關注。該方案通過“衛星+航空傾斜攝影”技術,可精準構建城市三維模型,為吉渝兩地低空資源開發提供統一的數據底座。
在低空數字航路網建設方面,航遙中心提出了分層、分類規劃立體數字航路的思路,通過可飛空間提取、風險等級劃分、數字航路網構建等步驟,形成以0-300米空域為主的立體航路網。此外,航遙中心還計劃配套設計數字基礎設施網和空聯網,打造物流配送樞紐、觀光起降點、能源補給站點等示范場景,為低空經濟提供全方位支撐。
這些舉措將為吉林省低空經濟的科學規劃和高效管理提供重要支持,也為后續在重慶地區的多元化應用提供了絕佳試驗場。 創新規則規制,打造示范場景
雙方還就低空經濟規則規制體系的創新展開討論。航遙中心建議研究制定《數字航路網建設規程》《低空空資源管控和要素供給條例》等行業標準,為低空經濟的規范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溫思博對此表示贊同,并提議雙方共同推動標準的研究與實施,為吉渝低空經濟的發展積累經驗。
此外,航遙中心提出在凈月區打造低空物流運輸和公共服務示范場景,拓展城際物流和即時配送服務。溫思博表示,將全力支持示范場景建設,并探索更多低空經濟應用模式,如農業監測、應急救災等,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鐘云鵬在最后還重點介紹了吉林省發展低空經濟的產業規劃和金融政策支持,指出凈發集團作為吉林省低空經濟示范區平臺企業,將起到先行先試作用,積極探索低空產業發展新路徑,做好低空基礎建設規劃,依托中心優勢,打好吉林省低空經濟發展基礎,助力全產業鏈在吉落地快速成長。
此次交流取得豐碩成果,雙方在低空經濟多個關鍵領域達成重要共識,充分展現了校院地協同創新的示范效應和科技驅動產業升級的巨大潛力。未來,雙方將以此次為契機,深化技術協同與資源共享,共同探索低空經濟發展新路徑,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據悉,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遙感中心辦公室主任安志宏,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研究中心用途管制研究室副主任杜曉敏,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中心自然資源調查檢測室主任王建超,科技處高級工程師張智軒,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研究中心正高級工程師佟晶,自然資源督察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劉祖鑒。
 
 
